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毒理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84547
家蚕制品的急性毒性及微核试验
http://www.100md.com 《毒理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端礼荣 何家禄 陆荣柱 肖庆利 王瑞白 季平

    单位:何家禄 肖庆利 季平(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端礼荣 陆荣柱 王瑞白(镇江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212001)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杂志000128 我国的养蚕业已有5 000多年历史。家蚕一直被认为是对人类有益无害的重要经济昆虫。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操作,已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新型表达载体,用其宿主家蚕用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要的医药产品。验证这个表达环境对人体的安全性及对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参照了国家药物评价指南,对家蚕幼虫和蛹的体液、蚕卵的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性进行评价,为该系统的环境和人体危险度评估,也为家蚕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家蚕及制备 家蚕体液、蚕蛹体液以及蚕卵粉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镇江蚕业研究所提供,成熟家蚕和蚕蛹取自经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消毒处理的体液,蚕卵在无菌条件下研磨成粉末。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悬液,末经稀释的原液为测试的最高浓度。

    1.2 染毒途径和方法 昆明种健康成熟小鼠,由本院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0~25 g,雌雄各半,随机分组,每组5只,家蚕体液和蚕蛹体液采用腹腔注射为1.0 ml/100 g,蚕卵粉末采用经口灌胃分3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7、3.4、0.68 g/kg,浓度为1.0 ml/100 g环磷酰胺剂量按145 mg/kg体重,生理盐水做阴性对照。

    1.3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微核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小鼠急性毒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有受试物在1.0 ml/100 g以及动物最大承受容量下,都未见异常表现和死亡。根据急性毒性评价标准,可认为所有受试物为无毒级。

    2.2 微核试验结果 家蚕体液、蚕蛹体液(蚕体原液、5倍、25倍稀释),蚕卵粉末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最高浓度组结果表明微核率都末超过5‰(P>0.05),可判断差异无显著性,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的微核率却高达42‰(P<0.05),差异有显著性。我们认为本研究家蚕生物反应器的急性毒性及微核试验虽没有发现对小鼠致突变作用。而对家蚕体液、蚕蛹体液、蚕卵粉感染小鼠骨髓微核测定尚不多见,这是一种快速有效评价昆虫安全性的方法,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收稿日期:1998-10-05), 百拇医药